毛里塔尼亚-基于语言对比的阿拉伯语学生习得“不”和“没”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马 壮

                         基于语言对比的阿拉伯语学生习得“不”和“没”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
                     ——以毛里塔尼亚学生为例
                   
                      马 壮

摘 要: 现代汉语中否定词及否定结构使用频率极高,句式结构复杂。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
     时,经常出现使用错误的情况,因此否定词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
     文选取现代汉语否定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词“不”和“没”,对其语义及句法特征
     进行研究总结,并将其与阿拉伯语中常用的否定词“لن”和“لم”进行对比分析。阿语中
     常用否定词较少,用“لم”和“لن”可以表达多数否定意义。此外,由于在现代汉语中,
     否定词“不”和“没”有较大不同,但在阿语中“لم”具有广泛的否定意义,在多数情
     况下都可以使用,所以阿拉伯学生在使用汉语否定词“不”和“没”时常会受到母语的
     影响产生偏误。本人作为毛里塔尼亚的汉语学习者,发现汉语的否定副词虽然并不多,
     却对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毛塔学习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汉语“不”和“没”的语义
     和句法特征等方面存在的复杂性和受阿语的负迁移影响,使阿语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容
     易产生偏误。为了帮助减少毛塔学习者在学习汉语否定副词时的偏误,提高他们的汉语
     学习效率,同时为汉语教学提供些许帮助,本文选取阿拉伯学生习得汉语否定副词“不”
     和“没”作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 阿拉伯学生 否定副词 偏误分析

原文链接:

作者:教育教学   发布日期:2024-11-22  浏览:1 view次

纯文本

  • 不允许使用HTML标签。
  • 自动断行和分段。
  • 网页和电子邮件地址自动转换为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