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汉语课堂:从困惑到突破的故事
医学汉语课堂:从困惑到突破的故事
新学期开始了,20 位来自也门、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的医学专业留学生,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开启了他们的医学汉语学习之旅。今天的教学内容是 “呼吸系统疾病”。
课程刚开始,我播放了一段精心录制的视频,画面里,中国医生正热烈地探讨着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案。视频中,“咳嗽(ké sou)”“哮喘(xiāo chuǎn)” 等词汇不时地冒出来,同学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播放结束,我开始提问:“大家从视频里听到了哪些疾病相关的词汇呀?” 阿里第一个举手,兴奋地说:“我听到了‘咳嗽’,在阿拉伯语里,它的发音和意思都有点像。” 同学们纷纷点头,就这样,我们顺利地进入了课程的核心内容。
到了词汇讲解环节,我借助 PPT,展示出 “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肺炎”“支气管炎” 等词汇。我着重讲解 “肺” 字的笔画结构,可艾哈迈德却皱起了眉头,小声嘟囔:“老师,这个字好复杂,我老是记不住。” 我笑了笑,走到他身边,拿起笔在纸上慢慢写给他看,边写边说:“你看,‘肺’是月字旁,和身体有关,右边的‘市’呢,就像肺部的结构一样,有层次。” 艾哈迈德恍然大悟,开心地笑了。接着,我展示肺部 X 光片的图片,让大家直观地看到肺炎患者肺部的阴影,同学们都惊叹不已,这下,词汇和病症牢牢地联系在了一起。我还引入词根词缀概念,讲 “炎” 字表示炎症时,法蒂玛马上联想到阿拉伯语里类似表示炎症的词缀,兴奋地和旁边同学分享起来。
在句式教学时,我教大家常用的问诊句式,比如 “您咳嗽多久了?(Nín ké sou duō jiǔ le?)”“有没有气喘的症状?(Yǒu méi yǒu qì chuǎn de zhèng zhuàng?)”。我先扮演医生,向同学们提问,引导他们回答。轮到萨拉回答时,她因为紧张,把 “我咳嗽三天了。(Wǒ ké sou sān tiān le.)” 说成了 “我三天咳嗽了。” 我耐心地纠正她:“萨拉,在汉语里,时间要放在动词后面哦,再试试。” 萨拉深吸一口气,这次准确地说了出来,同学们都为她鼓掌。
练习巩固阶段,我播放了一段问诊对话音频,让大家填写病历卡。穆罕默德有些着急,小声说:“老师,我有些词没听清。” 我鼓励他:“别慌,再听一遍,注意关键词。” 第二次,穆罕默德顺利地完成了填写。口语练习时,同学们分组扮演医生和患者,教室里热闹非凡。阅读练习中,大家认真阅读科普文章,然后热烈地讨论病症和治疗方法。
课程接近尾声,我回顾了重点词汇和句式,特别提醒大家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最后,布置作业让大家写一篇关于家人或自己患呼吸系统疾病的短文。看着同学们充满信心的眼神,我知道,这堂课他们收获满满。从最初对复杂词汇的困惑,到能够自信地进行对话交流,这一路的成长,都写在了他们的笑容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