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埃及大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调查——张伟

              埃及大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调查
 
                     张伟

摘 要: 近年来,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也已经成为一
     门独立的学科,国际上出现了“汉语热”现象。阿拉伯语地区也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
     在埃及相继建成开罗大学孔子学院和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并有多所大学正在开设汉
     语课程。本文以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声调问题为出发点。选择埃及大学生为调
     查对象,跟踪调查其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的声调习得情况,采用朗读声调录音,听音识辩声调
     的方式,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在第二语言习得和教学理论,重点分析埃及大学生的汉语声
     调习得顺序及偏误形式,探讨其偏误情况及规律,找出适当的方式应对声调的教学,以期对
     日后的教学实践起到更好地指导作用。以阿拉伯语为母语背景的埃及大学生在学习汉语声
     调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困难,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声调教学在两个体系完全不同
     的语言条件下,就顺其自然的成为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要改善汉语国际教育的声
     调教学,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就要对汉语非母语的习得者进行一定的原理及概念性知识的
     讲解与分析,建立一套完整的声调教学体系,把汉语声调教学贯穿于汉语习得者习得汉语
     的全过程。文章基于笔者在阿拉伯埃及共和国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实践,
     采用朗读声调录音,听音识辩声调两种方法分别对该校大一、大二、大三 3个不同阶段近80
     名汉语学习者进行了汉语声调系统的问卷调查,文章选取三个阶段 24 名学生的调查结果
     进行细化统计,同时,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加具有说服力,又请亚历山大的同事王九娟和开
     罗大学的同事夏文钦帮忙做调查。结合相关语音学知识分析其声调偏误的形式,并借鉴汉
     阿语言对比、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介语理论对其偏误形式进行分析,通过对教学实践的
     总结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埃及大学生;阿拉伯语;声调偏误;教学策略;

原文链接:

 

 

 

作者:教育教学   发布日期:2024-08-10  浏览:1 view次

纯文本

  • 不允许使用HTML标签。
  • 自动断行和分段。
  • 网页和电子邮件地址自动转换为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