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埃及大学汉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形象建构的研究——李子蘅
埃及大学汉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形象建构的研究
李子蘅
摘 要: 近些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始重视国家形象的研究,其中包括对中国文化形象建构的研究。
笔者发现中西方研究者在中国文化形象的研究中,侧重的角度略有不同。中国研究者大
部分从文化形象界定、文化形象建构、传播方式等方面研究中国文化形象;西方研究者
则是从中国人的行为、国家国际关系等方面研究中国文化形象。本文主要研究埃及汉语
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形象的建构,以文化认知与文化形象建构关系为基础。通过学生和教
师两个角度,考察埃及汉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形象的建构。首先考察埃及汉语学习者的
中国文化认知情况,包括认知内容、途径、对文化符号的评价;其次是从教师角度分析
学生对中国文化认知存在的问题,以及埃及本土汉语教师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最后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提出了有关埃及汉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形象建构的策略。
本文的研究不仅对埃及本土汉语教师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对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师们同
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细致梳理,从
文化的界定及分类、文化的认知以及文化形象的建构等角度阐述了选题背景及意义、相
关研究现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其次,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和第二语言
教学理论,阐述了文化形象建构的基础、影响因素以及文化形象建构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再次,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对埃及汉语学习者的中国
文化认知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主要包括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最具代表性
的中国文化符号等等。调查的整体设计关注到了文化形象建构的主体因素、对象因素和
过程因素等等,体现出了调查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然后,根据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发现
了埃及汉语学习者在中国文化认知情况的特点,特别指出了对不同维度文化内容、代表
性文化符号、认知途径等方面的问题,并分别从学习者自身因素、不同认知途径、教师
的认知水平与教学水平、学校教学要求与教学资源等角度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
笔者基于埃及汉语学习者中国文化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文化形象建构机制入手,
以汉语课堂教学作为主要推手,对埃及汉语学习者以及本土汉语教师提出了促进中国文
化形象建构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埃及大学汉语学习者;中国文化;形象建构;
原文链接: